查看原文
其他

诗集•《鸿阡鹜陌---也牧云诗抄》序||林志国【世界名人会】

诗会 世界名人会 2022-10-16

点击上面“世界名人会更多精彩


名人诗刊感恩一切美丽的相遇。


《鸿阡鹜陌---也牧云诗抄》即将面世,敬请期待



诗人的桂冠

林志国

   

    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是一种因缘,能在一起追求同一个梦想,尤为珍贵。诗人也牧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钟情文字的人,看到他作品里面很多生僻字,就不由自主肃然起敬。一个喜欢字的人,最容易和文学结缘,和诗歌作伴。后来慢慢了解,他在14岁那年(1979年)以《为中华之崛起》获得全国首篇满分作文,一度纳入教科书,至今收藏于几所大学图书馆,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。与他两年多的相处中,了解到他既固执又可爱的多面,我一直敬尊他为大哥,自然也是亦师亦友。


    我眼中的也牧云是孤独的,他那种独辟人生视野的孤独,从而透视世界之风云浮沉、人间之今古变迁,无疑是一种美学目光的升华;诗人是睿智的,大智若愚的处事,自然也多一份探究的欲望;诗人是固执的,总为自己心中的意境坚守,不允许别人改动一字;诗人是可爱的,历经沧桑岁月,还总是绽放孩童般笑容。也牧云的诗艺,感觉时而古朴如一位苍髯老人,时而浓酽似一壶典藏老窖,他谙熟把控情感的技巧,令品读者既欲畅饮,又担心迷失。在这么热情的夏季里,读也牧云的诗,实在是一种别样的享受——谁又能拒绝这么醇厚的热情的夏季呢。


    也牧云的乡愁营造,永远那么绵柔,当以长诗《湍江行吟》为代表,静品之,总能引动万千思绪。饱满真挚的诗意,汹涌澎湃的心声,赋予意境的深度和广度,拉开了丰富多彩的家乡历史画卷。诗人以情景的“形”启动联想:湍江虽短却峰峦连绵,虽窄却个性扑怀,虽浅却分外迷人。随着环境勾勒,眼前自然浮现山青水秀,风光无限。紧接着,作品以浪漫主义色彩,由“盘古开天”煽动悠久彩翼,精工细描,把“水草”、“游鱼”、春夏秋冬的情境立体呈相,丰富多彩,扣人心弦,透射出历史的喜悦与厚重。嫘祖、轩辕、岐伯、少陵......史影如梦;“张献忠屠川”、“川军浴血抗倭”……史事情感跌宕起伏,极尽沧桑;沿时光之河流下,“船工号子”、“常乐钟声”、“草根树皮”、“八级地震”种种诗意,交集并不断迭加的情感,有血有肉的诗的形象,屏列入目;时光之河流到现代,“发奋图强”、“七彩河山”、“绿树成荫”、“人勤地沃”,湍江大地回春、欣欣向荣、沧海桑田,一笔笔都是满满的喜悦;笔锋转动,“尤三姐”开启小情调,绮情曼丽,着笔细腻,“鲜花小院”、“清甜黄鹂”、“砌楼迎娶”,真实欢乐的气息扑面而来;然后诗成步履走出家乡,展现国家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
    “湍江——母亲”,比喻意象手法娴熟,“会牵挂,不会留难”,一幕幕离别场景动人浮现,再细描游子归乡,展现更加真确的情感——湍江好似苍老的母亲,被人遗忘,几尽干枯,这是对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刻思考。作品最后升华,再次以饱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想象“老君生肌散”、“昆仑还魂丹”、“观音净瓶水”,代表新一代湍江人的决心与意志,美妙了无限的憧憬与希望,构成唯美生动的画面;“对岸,北山歌还在唱”,余音袅袅,感动时空!全诗围绕家乡湍江,讲述漫长的历史进程、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,充满了沧桑感,赋予多种角色,情感世界更加贴切,令诗意更加厚重。最后以决心与希望开拓未来憧憬,至真至诚的形象,颇具立体化,品读者油然而生与诗人共勉共进的情怀!


    也牧云的笔锋所及,永远那么高远。他的《乡愁是弯新月》,仅仅标题就给人瞬间代入感,好似亲眼看到漆黑的夜空突然升起一弯新月。“我有一亩地/半亩种月牙/收取的清辉/够不够抚平牵绊/她会准时上弦......”。诗读起来朗朗上口,情感真挚又缠绵悱恻,移境的梦幻感很强,作品不用词语堆砌形容有多深感情,本身意境包容辐射的情绪已经足以淹没一切。一亩地分明就是诗人的一生,分出半亩种上月牙,只为相思、相望,此情此景,感染力达到了高潮,别具一格地把家乡拟成一个“她”,自然生出无限憧憬与活力。诗人用饱满真挚的情感,精工巧绘朦胧动人的画面,一字字、一行行、一节节,反复吟唱,终于浸润出极致深厚、无以复加的至性至情。


多情的诗人,诗人的多情,表现在对人物(比如宗亲父老、各行各业从业者)、对景物(比如风花雪月、春夏秋冬)、对现象(比如时事表现、重大事件记录)、对思想(比如歌颂先行者也同情劝勉困境者、激励青少年也剖析推介弄潮儿),方方面面,林林总总,难能一一赏析,品读者可以开卷领略其宽广博大。我只想不厌其烦再次强调也牧云对家乡对亲人最好最深、无日无之的想念。读过他的《我爱这片土地》:“有人弹琴/有人读诗/我不愿流浪/只想轻轻醉倒/尽管雁叫追着枯枝败叶……”,拳拳之心,殷殷之情,宛如大雁暂时的离开,只是为了更好的回来,不舍之情,在季节里更加奇妙。读也牧云的诗,得好好去翻看古今典籍与历史人物,俾可企及更多的了解。比如他的《轻轻痛》这样开篇:“太阳鸟衔来几枝拒霜花/金牛道就走进日子/蚕丛被嫘姑带上山/鱼凫让耕夫推下河/岐舌药谷,轩辕等得无奈......”太阳鸟是什么鸟?拒霜花是什么花?金牛古道、蚕丛鱼凫、嫘祖岐伯,甚至轩辕皇帝,这都什么跟什么啊?但是优美的诗句、张扬的诗写、内藏的韵律、朦胧的意境,无疑会深深吸引每一位真正的爱诗者去探究、去体悟,这是不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,诗人在传达美好诗意的同时,又在做推广普及传统文化的别致尝试呢?真是这样的话,也牧云作品的社会贡献又该添上厚重一笔了。诗人总喜欢把情感隐藏在一个个奇妙的箱子里面,需要兼具好奇心与耐心的人去发掘。诗人有趣的一面深藏其中,也是一种独到的孤高风情吧。


这本诗集展示了也牧云诗写的各类风格,很多优美的诗歌联翩未竟,令读者接意高远,心醉神驰,爱不释手。品读过他那组充满古典美的《何必重来》组诗,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里面《坠子》营造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世界:“鹅绒的雪抹杀了山河视觉的高度/风偶尔吹过,那是你浅吟低唱/说雪藏的背后有热情来过的证明......”诗歌的美妙总在言语之外,山河美好,记忆与故人更加妙不可言,鹅绒般的雪,温柔又蕴藏覆灭的玄机,一片片埋藏青山绿水,只要回忆似风吹过,一幕幕又那么清晰,正如一起走过的日子,当下的冷漠衬托当初热情的厚度,爱有多深,冷就有多深。作品运用山河与雪花,勾画出曾经美好的往事多已随风,吹不散的必是最深情似无情的因缘。也牧云笔下的雪道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与缘分,起落无法自控,山河故人最后都会被雪埋没,而这看似温柔的“雪”是否就是时间呢?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走失,待到察觉时往往已经物是人非,“雪”已经埋没了青山绿水。诗人是意境的能工巧匠,把思想哲学与烟火人生融洽成一幅幅动态的画,画中有话,话中有情。当不经意读到“需要把宿醉扔在街头再清清嗓子/唤冬眠们醒来收集雪魄冰魂/送给又一只夏虫找那粒樱桃圆房”,我已经被这奇妙的构思吸引住:夏虫、樱桃、圆房,激情启动更加奇幻之旅。听过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很有趣:诗找人,人找诗。诗需要找到知已,每个人也总在寻找自己喜欢的诗,美好的句子让不同经历的人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,但效果一样,都会真切感到很喜悦很朦胧很妙不可言。不同的读者应该都可以在也牧云的诗集发现属于自己喜欢的部分,这是可喜可贺的。


诗集是诗人的心血,也是成长的见证,更是时光的刻度,终于化成心灵的桂冠戴上头顶。我觉得也牧云的每一首诗歌都经过了岁月洗礼,散发着金子般耀眼的光芒,必是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。时逢夏季,阳光灿烂,手捧这本诗集,一壶浊酒,已经变得醇香,中人欲醉。

 

2021年6月9日于海南

(本文作者系中华诗人协会副秘书长,海南诗人,诗评人,主任编辑)

林志国 男 海南文昌 1980年生。诗人、诗评人、主任编辑。《世界名人会》总会长•总编、《名人录档案》主编、纸刊《现代诗美学》执行主编、纸刊《苏州文学》执行主编、纸刊《南北作家》执行主编、纸刊《小雪》执行主编、纸刊《归来文学》执行主编、纸刊《世界诗坛》副主编、纸刊《诗路》副主编、纸刊《人民诗界》新诗主编。上海市第八届“禾泽都林杯”荣获三等奖。

※作者授权刊发,世界名人会2021年6月11日出品


感恩遇见






公益性诗会

世界名人会

诗人群体,诗意情怀,诗写生活。世界名人会携手当代诗坛顶级精英,倡导思想回归,拒绝庸俗诗风,点赞时代精神,践行有益之探索,不作无病之呻吟,纵情讴歌真善美,铁笔怒指假丑恶。借我平台,扬你美名,诗歌不死,诗魂永在。你把人生经历成诗行,平台把你的诗作升华成刊物,释放世界,愉悦生命,品读感悟,奉献社会。世界名人会欢迎诗人入驻,与名家同台,展时代风采

平台声明:文责自负,保护原创









投稿方式

邮箱:1332581459@qq.com

投稿微信:vv18889977000

诗路同行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